性爽交刺激视频免费看,欧产日产国产在线视频三区,黄网址免费线免费,91不卡在线精品国产

人民網(wǎng)
人民網(wǎng)>>陜西頻道

人民直擊|秋收困境透視農業(yè)抗災短板

人民網(wǎng)聯(lián)合報道組
2025年11月06日09:28 | 來源:人民網(wǎng)
小字號

作為全國的大糧倉,黃淮海糧食產量占全國1/3以上。今年秋季,該地區(qū)持續(xù)陰雨,據(jù)9月28日至10月28日全國降水距平百分率圖,其降水量遠超多年平均值。

據(jù)公開報道顯示,9月以來,河南、山東大部,江蘇、安徽北部,陜西、山西南部部分地區(qū)土壤水分飽和,局地農田出現(xiàn)積水,玉米收獲推遲、機械難以下田。在某社交平臺上,話題“秋收”“農民不易”截至10月30日16時的瀏覽量分別達到6622萬、1511萬。

為了了解這場秋收“保衛(wèi)戰(zhàn)”遇到的難題,近日,人民網(wǎng)記者深入山西、河南、山東、陜西、安徽等地進行實地探訪。

10月23日,運城市鹽湖區(qū)金井鄉(xiāng)西王村,還有成片的玉米地泡在積水里。截至10月29日,水位有少許下降。人民網(wǎng)記者 段思齊攝

圖為10月23日山西運城市鹽湖區(qū)金井鄉(xiāng)西王村,還有成片的玉米地泡在積水里。截至10月29日,水位有少許下降。人民網(wǎng)記者 段思齊攝

農田土壤含水量飽和,往年穿梭自如的輪式收割機一進地就陷入泥里,只有履帶式收割機能下積水不太多的田地,但“履帶收割機”的缺口較大。

——在陜西西安長安區(qū),有種植戶反映,由于農機緊張,收割費水漲船高,往年一畝地收割費50元左右,今年對種植大戶漲到了70元,對散戶漲到100元。

——在安徽阜陽潁上縣南照鎮(zhèn),通過政府提前摸排,當?shù)剞r機合作社、種糧大戶手中約有70余臺履帶式收割機,加上由政府安排專人負責聯(lián)系的30多臺外地農機設備,共有100多臺設備參與搶收作業(yè),但仍存在部分設備缺口。聯(lián)系到的外地履帶式收割機普遍存在價格上漲的情況,畝均收費上漲30%—40%。

機器用不起,散戶小戶只能靠人工搶收。國慶期間,山西運城鹽湖區(qū)解州鎮(zhèn)曲村村民張麗(化名)和家里十來口人穿著雨衣雨褲,硬生生地把玉米“拖”回來。“我家有5畝地,今年每畝地只收了五六百斤玉米;部分玉米霉變到連一塊錢都賣不了。刨去種子、肥料、灌溉等400元左右的成本,幾乎不掙錢?!?/p>

基于收入成本核算,小農戶甚至存在棄收棄種的現(xiàn)象。

10月23日,在山西運城萬榮縣裴莊鎮(zhèn),田里的玉米發(fā)生霉變。人民網(wǎng)記者 段思齊攝

10月23日,在山西運城萬榮縣裴莊鎮(zhèn),田里的玉米發(fā)生霉變。人民網(wǎng)記者 段思齊攝

收割只是第一步。濕玉米堆放不到3天就會發(fā)霉變質,烘干成為更大的挑戰(zhàn)。

“收上來的玉米含水量過高,易發(fā)芽發(fā)霉?!?0月9日,中原糧倉農業(yè)有限責任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,河南全省日烘干能力30多萬噸,而全省秋糧種植面積達5700萬畝,不考慮水分減量與設備負荷,按一畝地玉米1000斤計算,烘干缺口較大。

“河南目前秋糧烘干進度如何?還有多少待烘干?”10月30日,河南省農業(yè)農村廳工作人員回復記者:這個數(shù)據(jù)沒有辦法調度,烘干設備都是企業(yè)的。

面對烘干難題,山西、河南、山東、陜西、安徽等地都公布了糧食烘干服務點信息。不過,有山西運城鹽湖區(qū)農戶向記者反映,“烘干站只低價收濕糧,不幫烘干。”10月22日,山西運城三家烘干廠的負責人都表示,不提供玉米代烘干服務:“烘干過程存在正常損耗,損耗計量繁雜,跟農戶解釋比較費勁兒。所以,只收購農民玉米,我們自行烘干出售?!?/p>

幾位受訪運城農戶明確表示,會在院子、房頂自行晾曬。“本來也不掙什么錢,還不如自己曬?!钡@仍受天氣影響,如遇陰雨天晾曬時間一再延長,成堆的玉米集中晾曬,會因高濕而導致二次霉變。

“小農戶大多不愿意烘干,有太多的顧慮。”山東省農業(yè)農村廳一位工作人員接受記者采訪時說,村民覺得烘干成本高,不愿意去,還有老百姓還不舍得賣。

中原糧倉烘干設備在日夜不停烘干中。受訪企業(yè)供圖

中原糧倉烘干設備在日夜不停烘干中。受訪企業(yè)供圖

“秋收的拖沓,也勢必導致小麥播種期延后?!鄙轿鬓r業(yè)大學小麥研究所黨委書記、所長姬虎太說。

運城市農業(yè)農村局工作人員介紹,截至10月30日,運城市秋糧已收獲八成;冬小麥播種面積占比約10%,預計于11月底結束小麥播種。

“晚播有晚播的辦法,管好了照樣能增產?!奔Щ⑻硎?,“增加播量,以密補晚”是晚播小麥核心增產技術,“播期每推遲一天,每畝增加播量0.25公斤左右?!?/p>

“晚播補救方案”,對農戶來說又是筆額外投入。10月24日,河南省鶴壁市??h白寺鎮(zhèn)姜營村村民對記者說,“往年一畝地播30—40斤種子就可以,今年需要40—50斤。這樣播種成本就增加了?!?/p>

10月11日,山西省財政廳緊急下達農業(yè)生產防災減災資金4000萬元。10月22日,運城市萬榮縣人民政府發(fā)布《關于實施2025年防災減災資金使用的公告》,對該縣所有安裝監(jiān)測終端的履帶式收割機機主、為全縣農戶提供秋糧烘干服務的運營主體進行補貼。

為了應對連日陰雨天氣不利影響,各地政府都采取了相關舉措,協(xié)調農機具和烘干設備跨區(qū)調度、組建應急作業(yè)隊、制定指導意見、派出專家指導組……截至10月27日,黃淮海地區(qū)秋糧收獲過八成,盡可能將損失降到了最低。

然而,采后損失與田間減產疊加在一起,還是讓今年農戶的相關收益有所下降。

“眼下,加快構建更具氣候韌性的現(xiàn)代農業(yè)體系十分必要。”山西農業(yè)大學有機旱作農業(yè)重點實驗室主任王娟玲認為,“當前防災體系仍偏重于災后響應,在災前預警與主動干預方面的科技支撐仍顯薄弱。面對當前復雜多變的氣候條件,要加強科學預警和科學響應。比如,積極培育耐高溫、抗旱、抗?jié)称贩N,因地制宜改進或購置針對不同土壤條件的農機設備?!?/p>

姬虎太表示,保豐保收需要全鏈條式的精準把控,散農小戶存在多重短板??赏ㄟ^農業(yè)托管、土地流轉、龍頭企業(yè)引領和集體經濟統(tǒng)一管理等方式,在不改變土地權屬的前提下,促進小農戶與現(xiàn)代農業(yè)銜接。同時建議政府因時制宜,統(tǒng)一規(guī)劃排水系統(tǒng)、修建引黃渠,改善基礎設施,提高水旱災害防御能力。

“要加強農田毛渠建設,提高灌排能力,確?!的軡?、澇能排’,以防災減災能力提升的確定性來應對極端氣候的不確定性?!蓖蹙炅嵫a充說。

(記者 趙芳、段思齊、辛靜、鄒星、李希蒙、宋翠)

(責編:孫挺、魏鑫)

分享讓更多人看到

返回頂部